中兽医学对发热的认识,范围较为广泛,有时体温高于正常属发热,有时体温不升高只要出现热象,亦属热症。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较多,症型较为复杂,所以,在临床中对发热必须进行辩证施治,抓住其本质。
下面,小编详细的给养殖户们讲解一下,关于猪发热的那些事儿。
猪发热:
猪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病毒、细菌、应激,不管什么原因,是否打退烧针都主要以猪的体温为参考。
一般解热镇痛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都是刺激猪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猪体外周围血管扩张,皮肤血液增加而起散热作用。用这类药物降温的作用类似于物理降温,主要只针对温度的阈值而不是真正作用于引起发热或低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临床上应斟酌用药。
1、低热(体温<38℃)
若猪的体温低于38℃,这时就必须要升温了,尤其是小猪、育肥猪。同时,猪是快速生长的动物,新陈代谢快,需偏高的温度来维持机体的生长。可注射樟脑磺酸钠,2~3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果采食不佳可同时分开注射复合维生素b。
2、中热(体温40.5~41℃)
猪体发热应把握其准确的温度,若是40.5~41℃,治疗原则应以抗菌为主。这类发热能将体内适应了原来正常体温的有害菌杀死,而使用抗菌药刚好起协同作用。
3、高热(体温>41℃)
猪发烧至41℃,这时就需用退烧针了,因为,体温太高有损猪只机体,尤其伤害专噬细菌的白细胞。
此时,可以选用解热镇痛药物:氨基比林、安定痛等,以及板蓝根、鱼腥草、柴胡等中药提取物。以上西药只能在紧急时用,不可长期使用,否则,有损白细胞,降低抵抗力,最好中西结合。
另外,抗菌药物的用药次序一般为:先紧急退烧后再用抗生素治疗。
4、疫苗免疫引起的发热、病毒病引起的发热
接种病毒性疫苗猪会发烧、感染病毒性野毒自然发病也会发烧。
(1)接种病毒性疫苗
接种疫苗的发烧体温升高不会太高,一般不会超过41℃,可通过在水中加vc增加机体抵抗力,不用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2)病毒性野毒感染
一般发烧体温都是41℃以上,第一天上午可不退烧,但第二天上午需要退烧,因为长时间高烧会对猪的脏器造成极大影响。
总之,猪发热就注射降温药物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严重的还将导致猪只的死亡,所以,猪体发热时一定要找准病因再用药。
如有其他问题想和猪病专家交流,可添加关注猪病专家的微信号(muyicaotang),可获得一次免费的猪病技术指导服务, 也可以搜索关注猪病专家的微信公众号(畜牧专家网),同时喜欢可以随时订阅猪病专家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