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网友一:43路日客流1.8万人次,远远大于63路。43路作为一条班次较多的沟通市区与木渎、东渚与镇湖的线路,一贯受到市民欢迎。它把汽车南站、盘溪新村、唐寅园、木渎严家花园灵岩山、穹窿山景区、太湖湿地公园串联了起来,促进了市区市民前往苏州西部地区旅游。2、你们忘记了初心。43路开通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沟通市区与镇区,是为了扩大穹窿山等偏远景区线路的覆盖面,是为了方便汽车南站客流集散。你们现在调整线路,从来都不考虑当年的初心,随心所欲,想调就调,一条线路涉及面又不是只有一个,现在的线路调整给我的感觉就是只考虑一个点,就调整一条线,考虑严重不完备,就比如当年撤销103,只考虑观前街复线,不考虑吴中人民进城,最后又调整了101来擦屁股。3、43路撤出线路根本就不与446重复。我本来以为446是沿230省道向北到科技城医院,结果是根本不经过科技城医院,而且446的运行方向直接颠倒了,木渎往北走,再往西,这种走法也是奇葩,既然这么走了,哪还有什么必要调整43呢?金枫立交以东市民要乘坐43路出行怎么办?
回音壁网友二:1、你要446往北走,43就干脆进驻木渎换乘枢纽站,这样也没问题,关键是你446往北走,那边有电车了,谁会从东渚坐车穿过新区去木渎坐地铁?那你446还不如改到客运西站呢。 2、43路缩到金枫立交枢纽,一没有地铁、二客流完全会下降。 综上所述,你要么43路进驻木渎换乘枢纽站要么43就别缩。
我个人的意见:
43路的客流相信经常乘坐的人是知道的,尤其是木渎沟通汽车南站,43和63完全是主力,446路网友说从苏福路-龙山路-元方路这么走也是可以的,能够加强科技城与木渎的快速交流,但是现在446路要往北走,因为446路当初就是为了快速沟通轨交与东渚和光福地区的,现在446改北走,人家宁可坐电车去苏州乐园转1号线也不会来木渎兜一个圈子,而且那边已经有338路了。反正不管如何,我是反对43路和446路这样调整的!反对“446走北边43缩线”这样调整的!
市交通运输局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公交线路的调整是根据苏州市公交线网的规划逐步予以实施的,目前43路、446路的优化调整信息仍在公示阶段,最新的线路新辟调整信息请市民关注苏州市交通局网站。
有个问题你搞错了,东渚要进城都是直接选k3或者有轨电车,哪怕坐44也不会去坐个446转地铁兜圈子的。人家坐446的不是为了坐地铁进城,而是为了去木渎,而走马涧去木渎明显比灵岩山堵过去要快的多。所以对东渚的客流来说,446走马涧是好事。
第二,苏福路复线,43和63都不应该走苏福路去市区,43的客流有目共睹。你说木渎到汽车南站是43的主力,那我问你,这一个翻牌线路木渎到南站2块钱,而南站要木渎要4块钱,这么一个不平等的线路怎么去担当主力。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43缩到木渎,然后涉及地铁4号线人民路公交复线优化,游4可以撤出人民路,这样游4就可以担当木渎到东南环这样一个主力运输任务,而且票价会相应降低。
第三,446调走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光福和藏书片区,446的末班时间相当和谐(新446缩了1小时差评),所以其实应该给光福、藏书另外开通一条线路,或者通过延长64、65的运营时间缩短间隔这样来弥补。说实话我觉得甚至64都可以缩到木渎,现成的光福到地铁站的接驳线嘛,堵在石路反而影响正常运营。木渎到汽车北站的常规公交可通过69区调整走向来弥补。
有个问题你没考虑到,把游4改线到汽车南站,那么凯马一带居民去观前和火车站是不是又不方便了?43从南站到木渎4块钱,所以坐的人少,但是木渎到南站只要2块,坐的人多,这正说明翻牌制度的不合理,是这个制度毁坏了客流,而不是线路重复。最近有规划502也要缩减,那么木渎凯马这一片怎么去火车站?所以说,43不能少,要是少了至少应该开个区间,从灵岩山到南环桥,跟512路线形成互补
凯马那边的人走一个路口就到5号线地铁站了,以后开个微循环就可以了。要说问题的话就是现在缩线早了点,等地铁通了就不存在坐公交车去观前街火车站的事情了。
合理利用公交资源,446取消为好,43路从镇湖到木渎南浜公交首末站,可以增加班次间隔,不要说20分钟间隔,原446实际要间隔半个多小时,镇湖首班5:40末班21:30,南浜首班6:45末班22:30,446走北线人流不会多的,北面线路够多了,只会增加拥挤。到东南环可以坐地铁或游4路。
通过43路和446路公交车优化后,福东路两侧的居民彻底回到天黑不能出门、不能归宿的年代!而且这一带在凯马片区买房子的居民原来回趟家只要半小时左右,优化线路后1个小时都到不了!“优化”“优化”“优化”……
你相信我,等五号线开通63和58还会缩线!就公交公司这样优化!
2019-1-12 0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