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二师兄”比“唐僧肉”还贵!市民无奈,餐饮行业吃不消,“养猪第一股”在退市……

2023-8-26 11:14:4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本文共2852字
阅读完约6分钟
本报记者 梅婧 文/图
“车厘子自由算啥,能实现猪肉自由才牛叉,这段时间我都没怎么吃红烧排骨了。”成都市民小黄极为无奈。
伴随着近期猪肉价格持续飙涨,不少小伙伴们纷纷叫苦:“二师兄”的肉比“唐僧肉”还贵,吃不消~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猪肉涨价效应已传递至终端餐饮行业。一些熟食店、早餐店、餐馆已悄然涨价;而还未涨价的餐馆不得不采取更换菜品、“缩水”菜量等手段。
与疯狂的猪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猪养殖户表示没赚多少钱,对于是否补栏亦是举棋不定。甚至,有“养猪第一股”的雏鹰农牧已经开始退市了!
1
消费者调侃:家里有矿才吃得起排骨!
“我记得一个月前普通猪肉是14元每斤,但今天去菜市场买的五花肉是24元,才20多天就涨了10元,太吓人了。”成都市民王阿姨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
记者走访天涯石菜市场发现,目前普通猪肉皆在24元以上,排骨则是28元以上。“后面还要涨,因为是猪少了,拿不到好多肉。现在基本都是隔几天一个价。”一位猪肉摊主表示道。
较之菜市场,各大商超的猪肉价格更是令人咋舌。
“五花肉35.8元/斤、精五花38.8元/斤、精排45元/斤……”这是记者在某超市看到的黑猪肉价格。
(某超市猪肉价格情况)
“选了三根中排,价格就差不多60元,算下来,这个月伙食费比上个月多了100多,主要就是猪肉涨价了。”正在选购猪排的小黄调侃:“现在是家里有矿才吃得起排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18.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7.0%。8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更是达到30.56元/公斤,一天之内涨了2.2%,再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菜市摊贩还是超市员工,皆认为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涨。“夏季本来就是猪肉淡季,等到了中秋国庆才是真正的旺季,需求较大,估计到时候价格更会贵。”
2
餐饮行业叫苦:吃不消了!
由于猪肉价格飙涨,终端餐饮行业首当其冲。记者了解到,一些撑不下去的小餐馆已宣布涨价,而更多的餐馆则咬牙硬撑着,不得不采取更换菜品、压缩利润等措施来应对高涨的猪肉价格。
比如成都川味老字号盘飧市,卤排骨已经涨价至50元/斤。“肯定涨了,现在猪肉太贵了,从现在趋势看后面还要涨。”工作人员表示。
消费者李先生则表示:“我记得此前卤排骨是45元/斤,上一次我买的是48元/斤,这次来没想到又涨了2元。”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盘飧市,以猪肉为主的不少熟食店、卤制品店近期价格都有所上浮,幅度大概在4%左右。“这个涨幅并不大,刚刚够本,不敢涨多了,不然都没人买。”一熟食店老板表示涨价是迫于无奈。
“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不只是肉,现在房租、水电气都贵,再不涨价我熬不下去了!”武成大街一家早餐店老板对记者大倒苦水:“之前鲜肉包、酱肉包是2元/个,但成本高,不得不涨了5毛,都和牛肉包一个价了。”
更多的小餐馆则在酝酿涨价。
双栏子街隆江猪脚饭老板表示:“我们是小本经营,客户群体以周边上班族为主,他们对价格极为敏感。今年啥都在涨价,现在算是勉强保本,暂时没有调价,如果亏了后面肯定会涨价。”
成都本地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谭先生告诉记者:“猪肉涨价对餐饮行业造成了不小冲击。就我所知,目前一些中高档餐厅要么在菜品设计上减少猪肉用量,用鸡肉、鸭肉、水产海鲜等其他原材料替代;要么就涨个好几块,毕竟能在中高档餐厅消费的,对菜品价格不怎么敏感。”
相比之下,低端消费餐厅日子就难过了。“低端餐厅是工薪消费,顾客对价格较为敏感,餐馆只能拼命压缩成本,比如采购一些调理品或者熟食的半成品,压缩相应菜品分量,甚至裁员。”
此外,还有不少小伙伴对记者爆料,单位食堂也涨价了!
(某单位食堂涨价通知)
3
养殖户:没赚好多钱!
猪肉贵了,自然是因为猪少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6月,全国生猪出栏31346万头,同比下降6.2%,生猪存栏34761万头,同比下降15.0%。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猪价格网上查询到,目前全国生猪出栏价基本在25.00元/公斤上下,算是历史新高了。
那么,养殖户到底有没有赚到钱?
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四川川东某县一家养殖户老杨,他认为出于对非洲猪瘟的恐惧,主动减产甚至停产是本轮涨价的主要原因。
“我们这地方养殖规模缩水了不少,一方面是在搞环保,要符合条件才能养,把一些农户散养的剔除了。而大的养殖户又怕猪瘟,因为只要有一头闹了整个猪场都保不住,风险太高,大家都在控制数量。”
老杨大概算了一笔账:现在的饲料价格1.5/斤上下,一般情况下3斤饲料能长出一斤猪肉,再除去人工电费等费用,现在饲养一斤生猪的成本大概在6元多一点,如今,一斤生猪的出栏价在12.5元。
也就是说,现在生猪每长一斤,养殖户就能赚近6块,这么高的利润是很少见的。
但在老杨看来,虽然赶上这阵子涨价东风,然上半年的猪瘟疫情损失了不少。“现在虽然能赚钱,但上半年闹猪瘟我倒亏了近十万,都不敢补栏了。而且,不少养殖户都有惜售心理。”
中信期货分析师认为,从供给方面看,目前生猪出栏量明显下降,供需缺口将造成猪肉价格继续走高,同时,按地区划分,四川、湖南、湖北的生猪产能下降较为明显,华北地区小幅下降,东北地区则出现小幅回升的趋势。预计母猪存栏量有望在2019年四季度见底企稳。
4
养猪上市公司:有的大赚,有的在退市……
猪肉涨价,养猪上市公司可谓是喜大普奔。
记者查询发现,今年二季度起,猪肉价格开始高涨,拉动生猪养殖相关上市公司止亏转盈。养猪上市公司更是在7月份纷纷交出了亮眼的销售、收入数据。
天邦股份半年报显示,由于猪肉价格以及公司防范非洲猪瘟措施逐步到位,二季度亏损幅度大幅下降。
唐人神半年报则显示,公司养殖业毛利由2018年上半年的245.8万元增加至2019年上半年的3712万元,二季度实现了净利润同比上升29.45%。
温氏股份半年报显示,3月份生猪价格回升使养猪业扭亏为盈,上半年肉猪养殖类毛利率同比增加3.5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2%。
而到了7月,多家上市猪企纷纷预喜。
天康生物、新希望、正邦科技同时发公告称,企业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天康生物同比增长134.72%,新希望同比增长131%,正邦科技同比增长69.53%。
无独有偶,同属生猪企业的大北农、牧原股份、唐人神与傲农生物也在前几天公告称7月业绩提升。
与此同时,伴随着猪价进入上行区间、生猪存栏量逐渐下降,不少生猪养殖企业都开始积极补栏,实现业绩与股价的双料增长。
比如唐人神、天邦股份、牧原股份等纷纷表示将新设生猪养猪项目/基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称为“养猪第一股”的*st雏鹰于今日(即8月27日)正式进入了退市整理期,上半年亏损达15.18亿元。
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间的证券简称也从原来的“*st雏鹰”变更为“雏鹰退(维权)”,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
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个交易日,深交所便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截至半年报,*st雏鹰仍有16.42万户股东,均流通股1.2万股。而股价从年内最高点3.36元下跌到如今0.62元,跌幅已经超过80%,这些投资者无疑损失惨重。
想想也真讽刺,猪肉价格如火如荼之际,“养猪第一股”却遭遇退市至暗时刻,唏嘘不已!
好了,小伙伴们,你们实现“猪肉自由”了吗?
编辑|林兰 审核|贾秋红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