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在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很大,且在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柑橘的整个生育过程中,水分要符合柑橘生长发育的需要,水分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由于柑橘一年的不同生理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为了实现柑橘的高产优质,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水分进行人为的调控。
1.积水与排水。低平排水不畅的柑橘园,或地下水位比较高、柑橘根系接触到地下水位的低洼地柑橘园、河滩地柑橘园,均会造成柑橘涝害。红壤和黄壤等比较黏重的土壤,多雨时,常会造成植株下陷,穴内积水,造成柑橘树涝害。柑橘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涝,其根系的生长需要一个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环境。土壤积水或土壤过湿,不利于柑橘生长。长期积水的柑橘园,会引起烂根和感染脚腐病,导致生长不良,严重时死树。因此,要注意果园排水,发现积水,及时开沟排出。果园排水沟一般深1.0米左右,而且,排水沟应保持1/1000的比降以利排水通畅。
2.干旱与抗旱。夏秋干旱季节,当空气温度高于39℃、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40%~45%时,柑橘树开始出现卷叶、枯枝,严重树柑橘树枯死。因此,为了防治干旱对柑橘树造成损伤,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首先,在柑橘树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对柑橘园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生草栽培和地面覆盖(包括用除草剂将草杀死后覆盖)有利于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进而降低果园的干旱程度。生草栽培应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40厘米,7月上中旬高温于旱来临之前,应铲草或杀草,用于地面覆盖。
通过覆盖改善土壤环境,减轻柑橘旱害和热害。夏、秋高温干旱期以树盘覆盖为主,覆盖范围在距树干10厘米以外和至滴水线外50厘米。覆盖材料可用稻草、麦秆、杂草等,厚度15厘米以上。干旱期对果园进行人工锄草和锄草后的中耕,都会加快土壤温度的升高和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不利于柑橘园的保湿抗旱。因此,干旱期不宜对土壤进行人工除草,最好采用除草剂将草杀死后自然覆盖于地面上。
第二,在干旱来临前,通过多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嫩梢的老熟,或在干旱开始时,人为抹除刚抽发的及未老熟的嫩梢,有利于降低柑橘树的蒸腾作用,减少树体水分的消耗。
第三,果园蓄水。果园蓄水一是为了方便果园管理过程中喷药用水之需要;二是为了满足干旱灌溉用水。
第四,灌溉。柑橘园灌溉通常采用4种灌溉方式,即沟灌、穴灌、树盘灌和节水灌溉(滴灌和微喷灌)。在水源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沟灌和节水灌溉。沟灌即在果园行间开沟,沟与输水渠道相连,灌溉沟保持1/1000以上比降,灌溉水经沟底、沟壁渗入土中进行浸润灌溉;节水灌溉即是在安装了滴灌或微喷灌设备的果园,通过管道直接将水灌入树盘;穴灌是在树冠滴水线外缘挖灌水穴4~6个,穴直径30~40厘米、穴深40厘米左右为宜,但挖穴时尽量不伤根,灌溉时在每穴埋入杂草,踩实,然后灌足水。在水源略差时,采用树盘灌。
树盘灌即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土面做土埂围成圆盘,灌水前先疏松盘内土壤,采用人力挑灌或动力引灌,灌后用土覆盖。无论是哪种灌溉方式,灌水时间要根据干旱程度而定,一般灌水2~5小时。灌水时必须一次灌透,但又不能过量,甚至渍水。在夏秋连旱时,最好每隔3~5天灌溉1次,但在果实采收前1周左右,应停止灌水。
3.覆膜控水。柑橘覆膜控水,可以降低柑橘生长空间的空气湿度和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提高柑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覆膜控水包括树冠覆膜和地面覆膜。
(1)树冠覆膜控水。树冠覆膜即在柑橘树的树冠外围覆盖白色塑料薄膜,以控制降雨对柑橘树冠及根系生长土壤的影响,保持适当干燥的空气和减少土壤水分含量,进而适当降低果实中水分含量,提高果实固形物。树冠覆膜适用于冬春成熟的柑橘品种,此时不仅降雨多,而且温度开始下降,覆膜不仅能减少降雨对树冠和地面土壤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覆盖树内的温度,有利酸度的降低和固形物的提高。
覆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在冬春温度较高或光照较好的柑橘产区,薄膜不能直接覆盖在树冠上,应距树冠50厘米以上,以免引起高温烧果、烧叶;
二是覆于树冠上的薄膜,应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以便通风透气;
三是在覆膜前,应先喷1~2次杀菌剂。
(2)地面覆膜控水。地面覆膜即在果园的行间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避免降雨渗至果园土壤中,从而达到降低果园土壤含水量的目的,减少柑橘根系的吸水量,提高果实品质。地面覆膜于6~7月果园施壮果促梢肥后进行,到果实采收后揭膜。地面覆膜最好透气不透水,同时,果园的地面覆膜最好是白色或银灰色的反光膜,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控水的目的,也可以增加柑橘树近地面枝、叶和果实的光照,增强光合能力,提高果实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