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新融学校与公立小学合并的建议

2023-8-26 3:36:4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苏州工业园区的新融学校,是一个普惠制民办小学,说白了就是民工子弟学校,里面设施简陋,教学楼就那么一栋。我个人认为没有必须设置这样一个民办性质的民工子弟学校,只要扩大一些小学的规模,或者新修一些公立小学,完全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就学,包括来的晚不够积分入学的,只要父母在当地有合法工作与收入以及社保,就应该让孩子们有学上,而不需要用什么积分入学,要知道,我们是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应有公平入学的资格。
苏州园区有这样一个学校,让我感觉很不理解政府的做法。学校硬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学费还比公立贵很多。
我认为苏州园区应该撤销这个学校,与公立小学合并,让孩子享受同样的公立学校硬件、师资、教育以及费用,还有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不会让他们感到自卑,也让他们的父母更欣慰,更爱上这片给予他们恩情的热土。这有利于园区的发展,有利于园区劳动大众的孩子,有利于园区的名声,有利于园区的博大胸怀。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关于你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向教育局转达,待有回复后予以反馈,感谢你的关注。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谢谢您如此热心于教育事业,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您的建议已转交有关部门,并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参考。谢谢。教育局
民工子弟学校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东西,随着中国经济的增强,经济的转型,社会的变革,这些过时的东西需要去除,连中国移动这样的超级垄断国企都流量不限量了,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应该先于经济首先得到改革。 园区的教育改革,应该从撤并新融学校开始!
苏州现在要做的就是撤并所有的民工子弟学校,把那些所谓的义务学校,新融学校等等拥有者奇葩名字的民工子弟学校撤并,全新建立与其他公立小学一样的国有公立小学。让孩子穿插在这些公立小学读书,让他们平等的受教育,让学校也拥有多样化的学生,这对一个学校也是有利的,就像大学一样,光是本地人不会是一所好大学。本地的孩子不一定比外地的优势多少,外地的也不一定比本地的有强项,他们都是一样的,让这些孩子坐在一个教室上课,组成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课堂,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那样,能把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孩子们培养成才,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才能提现老师的功力,才能体现出整个社会的胸怀。 不要因为父母的问题,而人为的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人为的把他们拉入下等人的行列,经常还有些企业或者个人,以捐助的名义去探望他们,给孩子们所谓的慈善,让孩子们看他们慈善的高高在上充满优越感的表演,这些孩子不残疾,不贫穷,不可怜,不需要这种所谓的援助,不需要这些无聊的怜悯!他们需要的是尊重,是自尊!是拥有博大的胸怀!他们要做的是去怜悯世界,拯救这个可怜的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怜悯他们!从小当权者给他们心里种下的种子将影响他们一生!而这些恰恰是那些拥有权力做这些事的领导们可以去改变的! 苏州的经济在转型,在腾飞,外地人在苏州也挥汗如雨,做出自己的贡献。富强的苏州如果再配合上更加博大的胸怀,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帖子都沉了,为什么没有相关单位的答复??
可以,都有这样的胸怀,苏州何愁发展不起来
请园区的教育部门给个答复!请园区的领导们关注!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新融寄存于娄葑学校里,学校相邻却千差万别,校舍简陋却费用高昂,自小就被旁边公立小学学生歧视!甚至被自己的老师歧视!由于政府对这学校的定位民工子弟学校,老师在这样的学校能好好教书吗,他们从内心里也是看不起这些孩子的! 以园区的经济实力,差那点办学经费吗?园区有的是钱!园区完全有实力再建一所像跨塘和娄葑一样的公立学校,或者把他们扩大,就算让这些外来家长交点赞助费能上也行,关键是让孩子们不受歧视,平等的受教育,自由快乐的成长! 如果你们能够更加平等的对待孩子们,让他们穿插在各个公立小学读书,在他们心里种下平等的种子,他们一定会非常感激你们,他们的父母也会很感激和努力工作,回报园区。这对本地的孩子也是有好处的,不要从小就心存优越感,具有阶层意识,阶级对立意识!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大家都能以宽广的胸怀互相接纳,那园区的人文环境将更加和谐!
如果你们不信我说的,可以去无锡去调研一下,我在无锡的惠山区,滨湖区,太湖新城等地都待过,就以惠山区为例,惠山区是无锡很靠北部的一个区,工业很多,外地人很多,堰桥实验小学,就是附近的公立小学,一个普通的公立,不但招收本地人,也招收外地人,学校里配备的像美国的那种黄色校车非常好,很多辆来回的接送孩子,安全性极高,教育部门没有把孩子区分为民工子弟和本地孩子,而是大家在一个屋檐下读书学习,接受一样的平等教育!无锡几个区我没有见到一所所谓的民工子弟学校,专门为“培养”民工子弟建立的学校,民工们不需要这样的学校! 我到了苏州,万万没有想到,苏州经济甩别的城市几条街,而教育理念方面、心态方面、对外地孩子的接纳方面,被甩几条街!这是让我极度震撼的!!!
湖南日报:湖南为何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 禹振华 2012年11月16日13:31来源:湖南日报 11月12日,党的十八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接受采访时说,湖南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和城里孩子一样”。 “公平”二字,反复出现在十八大报告里,强调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从民间声音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再三强调以及党代会的承诺,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急切的期盼。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是最重要、最直观的民生,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已经是一种趋势。十八大期间,教育公平是党代会代表们最热议、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名校侵占了大量教育资源”、“有的农村孩子要走几个小时才能上学”、“农民工子弟学校宛如都市中的孤岛”……这些问题,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现实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的差距。 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之中,“规则公平”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的保障手段,离开了规则,公平就无从谈起。湖南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和城里孩子一样”。这样的战略决策,在规则上体现了“公平”二字。 应该承认,“农民工子弟学校”,在短时间内,在特定的区域里,确实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读书的燃眉之急。但是,这可以是应急之举,绝不能成为教育发展方向。与正规学校相比,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不仅在校名上贴着一块不公平的标签,而且基本不具备相关资质和实力,从起点就不公平。这里面有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有户籍壁垒难以短期消除的问题,也有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滞后的问题。而这一切问题在规则上的尽快解决,都比“农民工子弟学校”无奈的坚守更紧迫也更关键。 事实上,只要真正以“规则公平”来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就读问题,即便在现有条件下也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不是一条必须选择的缓冲之路。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我省已经采取了以合格促均衡的思路,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将其建设成硬件和师资都统一达标的合格学校。根据规划,在2015年前,我省将投资百亿元,重点建设1万所合格学校。具体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这里中小学三分之一的学位是留给他们的。在全省,每年有几十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要入学,全部都是就近入学,公办学校为主。 不仅是小学和初中,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在城市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高考,当户籍和学籍发生冲突时,以学籍管理为主。”在兼顾可持续发展与满足现实需求之间寻找动态平衡,靠制度、规则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会很遥远。
请看看,湖南2012年的新闻,2012年湖南教育厅长就说绝不建民工子弟学校。 “党的十八大代表、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接受采访时说,湖南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和城里孩子一样”。“公平”二字,反复出现在十八大报告里,强调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从民间声音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再三强调以及党代会的承诺,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急切的期盼。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是最重要、最直观的民生,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已经是一种趋势。十八大期间,教育公平是党代会代表们最热议、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名校侵占了大量教育资源”、“有的农村孩子要走几个小时才能上学”、“农民工子弟学校宛如都市中的孤岛”……这些问题,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现实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的差距。 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之中,“规则公平”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的保障手段,离开了规则,公平就无从谈起。湖南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生源按居住地就近入学,“和城里孩子一样”。这样的战略决策,在规则上体现了“公平”二字。” 6年过去了,而苏州呢?教育理念在什么样的道路上前进?!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2/1116/c85810-19602075.html
谢谢您的转达,我觉得这个帖子不应标注为“已解决”,因为根本没有解决啊,只是转达给教育部门了,请标注回“已关注”吧,谢谢了!
这太极打的,四两拨千斤罢了,估计没有什么作用了……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其实现在一些乡镇学校积分门槛已经相当低了,公立学校扩大了规模还是要先满足区域内有房有户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所学校的存在,就是因为资源不够了,解决不了。 园区情况太特殊,不比其他地方,适龄儿童成倍增长,每年光招聘教师就是几百个,还是远远不够用,新学校一所又一所的造,还是装不下,从地方上来说目前无暇顾及别的,能一心想着解决够上门槛的学生的就学问题,已经是大力为民了。

2018-8-21 14:37:27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