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大实蝇有哪些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柑橘大实蝇属双翅日实蝇科害虫,俗称为柑蛆,其危害果称为蛆果。20世纪60-70 年代在局部地区轻度发生时,为国际國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世纪末,疫情迅猛扩展,呈逐年加重趋势。21世纪初,大实蝇在全球各柑橘产区均显高发态势,2009 年 6月不再被中国农业部列为检疫对象。大实蝇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如下: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约21毫米,初羽成虫金黄色,老熟成虫呈黄褐色:复眼紫红色:带金属光泽;胸部背板具 6对鬃,中央有深褐色的“人”字形斑纹,背板两侧各有一个黄色块状斑;中胸背板基部直达腹部末端的黑色纵纹,与第3节腹节前缘的黑色横纹相交成“十”字形黑色斑。雌虫产卵管圆锥形,长约6.5毫米,由 3节组成。“人”字斑、“十”字斑(图1)为大实蝇所特有,是大实蝇区别于其他实蝇的个性化标志。
图34 柑橘大实蝇成虫特征性状(“十”字斑、“人”字斑)
(2)基本习性。①强大的飞行力。大实蝇成直行飞行,空中距离高,飞行速度极快,在飞行中不易被辨认;是昆虫界飞行较强的昆虫,飞行距离远,单次行程近500 米。②强烈的趋食性。大实蝇从土壤中羽化出来后,不是直接在果园中活动,而是飞行到有水源、有食源的地方补充营养,如树林、草丛和竹林等地。蚜虫、粉虱、介壳虫等的分泌物,勘所谓的蜜露,是大实蝇最喜爱的食物。所以蚜、虱、蚧等危害严重且又有水源的场所,即为大实蝇的栖息地。大实蝇对红糖有强烈的正趋性(图2),对光、色趋性弱或无。⑨高度的隐匿性。在大实蝇从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的成长过程中,卵和幼虫在果实中生存,蛹在土壤中越冬(入土深度在土表下3 ~ 7厘米,以3厘米最多),只有成虫在空中活动。成虫除了取食、交配、产卵外,很多时候隐藏在叶片反背,使人不见其行踪。④漫长的周期性。5月上中旬,大实蝇成虫从土壤中羽化出来,经取食、交配、产卵、孵化,到新一代幼虫从果中出来入土越冬,须历经5-7个月。 入土化蛹到翌年出土,又须历经5-7个月。大实蝇一年只繁殖1代。⑤单一的取食性。大实蝇只危害芸香科的植物,包括柑、橙、橘、柚、柠檬、佛手、香橼等,其他科的植物不取食。⑥快速的增殖性。大实蝇雄成虫能与多头雌成虫交配;大实蝇雌成虫交配1次能多次产卵,平均 1次产卵 7-8个:1 头雌大实蝇一生能多次交配,每个雌虫产卵约为150粒,大实蝇的交配、产卵习性决定了大实蝇的快速增殖习性。⑦产卿孔的多样性。大实蝇雌成虫产卵于柑橘幼果内,产卵部位及症状随柑橘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在甜橙上,卵产于果脐和果腰之间,产卵处呈乳状突起:在红橘上卵产于近脐部,产卵处呈黑色圆点;在柚子上卵产于果蒂处,产卵处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陷的褐色小孔。
图2 柑橘大实蝇取食叶片上的红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