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树脂指的是类高分子聚合物,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有机物
1.非性吸附树脂的制备
非性吸附树脂主要是采用二乙烯基苯经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的。为了使树脂内部具有
预计大小和数量的微孔,致孔剂的选择十分关键。
致孔剂般为与单体互不相溶的惰性溶剂。常用的有汽油、煤油、石蜡、液体烷烃、、脂肪醇和脂肪酸等。将这些溶剂单或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可在很大范围内调节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吸附树脂聚合完成后,采用乙醇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将致孔剂洗去,即得具有定孔结构的吸附树脂。也可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除去致孔剂。
非性吸附树脂制备实例如下:
将二乙烯基苯(纯度50%)、和200 #溶剂汽油按1:1.5:0.5的比例混合,再加入
0.01份过氧化苯甲酰,搅拌使其溶解。此混合物称为油相。在三口瓶中事先加入5倍于油相体积的去离子水,并在水中加入10%(质量)的明胶,搅拌并加温至45℃,使明胶充分溶解。将油相投入水相中,搅拌使油相分散成合适的液珠。然后加温至80℃保持2h。然后缓慢升温至90℃,4h后再升温至95℃,保持2h。聚合结束后,将产物过滤、水洗数次。然后装入玻璃柱中,用乙醇淋洗数次,除去和汽油,即得到多孔性的吸附树脂,比表面积在600m2/ g左右。
按上述类似的方法,将丙烯酸酯类单体与二乙烯基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自由
基悬浮共聚,可制得中性吸附树脂。
吸附树脂广泛用于废水处理、药剂分离和提纯,用作化学反应催化剂的载体,气体色谱分析及凝胶渗透色谱分子量分柱的填料。其特点是容易再生,可以反复使用。如配合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达到高的分离净化水平。吸附树脂又称聚合物吸附剂,是类以吸附为特点,对有机物具有浓缩分离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按照树脂的表面性质,吸附树脂般分为非性吸附树脂、中性吸附树脂和性吸附树脂三类。非性吸附树脂是由偶矩很小的单体聚合物制得的不带任何功能基的吸附树脂,典型的例子是苯乙烯-二乙烯苯体系的吸附树脂;中性吸附树脂指含酯基的吸附树脂,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与双甲基丙烯酸酯等交联的类共聚物;性吸附树脂是指含酰胺基、氰基、酚羟基等含氮、氧、硫性功能基的吸附树脂。
吸附树脂的外观般为直径为0.3~1.0 mm的小圆球,表面光滑
-/gbafa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