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姜上最常见的就是姜瘟病和茎基腐病。姜瘟病属细菌性的病害。主要危害根茎,大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茎上半部先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软化腐烂。仅留外皮。腐烂组织内变为白色粘稠汁液,且恶臭气味。茎被害部位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在腐烂过程中,由于根茎失去吸收水分的机能,茎上端叶片及收叶出现变黄症状,严重时,叶片萎蔫卷曲,叶色由黄变为枯褐色,最后茎叶枯死。
生姜姜瘟病的发病因素:
1、环境:高温多湿,时晴时雨,土温变化激烈易病,形成流行。6~9月份,每降大雨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现1次发病高峰。
2、栽培:植地连作、低洼、土质黏重、无覆盖物、多中耕锄草和偏施氮肥的发病重。
生姜茎基腐病属真菌病害。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一般地表2公分)可见白色棉絮状物,严重时开始死株,危害极大。
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病因素:
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生姜属喜光耐旱植物,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病。黄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易病重。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发病较重。
生姜姜瘟病和茎基腐病的治疗方案:
1.茎基腐病:用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ml+内吸性化学药剂(精甲霜灵或银法利)兑水30斤喷雾、灌根。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灌根用量及次数:每株灌药液300ml左右, 3-5天1次,连灌2-3次。
2、姜瘟病:用姜瘟净150-200ml+大蒜油15ml+内吸性化学药剂(精甲霜灵或银法利)兑水30斤喷雾、灌根。
灌根区域:已发病区及往年病区、低洼区及下水头,并适当扩大范围。
灌根用量及次数:每株灌药液300ml左右,灌透为止, 3-5天1次,连灌2-3次。更多病害防治咨询潍坊奥丰刘青。
姜瘟病姜茎基腐病防治 姜瘟病姜茎基腐病治疗 姜瘟病姜茎基腐病用药 姜瘟病姜茎基腐病预防
姜瘟病
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该病属于细菌病害,主要为害地下茎或根部。一般在贴近地面的地下茎先染病。肉质茎受害,初成水渍状,黄褐色、无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腐烂,仅留皮囊,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恶臭的汁液。根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黄褐色,最终腐烂。地上茎受害呈暗褐色,内部组织腐烂,仅留纤维。叶片受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直至全株下垂死亡。